FZ_T 95019-2013 圆网闷头
ID: |
C81A12736F58485CB0C595C149F8D123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42 |
页数: |
7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4-8-17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59. 120. 50,W 95 FZ,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,FZ/T 95019—2013,圆网闷头,Rotary screen end ring,2013-07-22 发布2013-12-0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,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,行业标准,圆网闷头,FZ/T 95019—2013,?,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,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(100013),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(100045),网址 www. spc. net. cn,总编室:(010)64275323 发行中心:(010)51780235,读者服务部:(010)68523946,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,各地新华书店经销,.,开本880X1230 1/16 印张0.5 字数10千字,2013年10月第一版2013年10月第一次印刷,■,书号:155066 ?2-26033 定价 14.00 元,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,版权专有侵权必究,举报电话:(010)68510107,FZ/T 95019—2013,刖 百,本标准按照GB/T 1. 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中国纺织エ业联合会提出,本标准由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纺纱、染整机械分技术委员会(SAC/TC 215/,SC 1)归 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晋江市佶龙机械工业有限公司、江阴市银网厂有限公司、国家纺织机械质址监督,检验中心、江苏宏特印染机械有限公司、福建晋江聚旺印染机械有限公司、西安德高印染自动化工程有,限公司、江苏小太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、黄石经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翁少华、孙兴焕、杨春、李立平、王永鱼、马公书、张瑞南、彭国洲,I,FZ/T 95019—2013,园网闷头,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圆网闷头的标记和参数、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检验规则、标志、包装、运输和贮存,本标准适用于纺织印染行业的印花银网配套用闷头,2规范性引用文件,?丒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.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/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,GB/T 1173铸造铝合金,GB/T 2828.1—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:按接收质量限(AQL)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,计划,FZ/T 90001纺织机械产品包装,3标记和参数,3.I 标记,□ AL,----------- 周长代号,------------------- 公称周长,3.2 参数,参数见表1丒,表1 单位为金米,项目参数,公称周长575 640 726 820 914 1 018,卡口外圆直径Di 152 173 200 230 260 293,保网安装外圆直径ス183 204 231 261 291 324,ム6,45,厶20,材料ZL102,1,FZ/T 95019—2013,4要求,4.1 圆网闷头材料,材料应耐腐蚀;抗拉强度外》143 MPa;其他理化性能应符合GB/T 1173的规定.,4.2 尺寸公差(见图1),4.2. 1卡口外圆直径D1公差f8.,4.2.2 卡口厚度し公差れ丒,4.2.3 银网安装外圆直径Dユ公差f7,4.3 网闷头形位公差,镇网安装外圆直径D2对卡口外圆直径D1的同轴度公差カ见图1,应符合表2的规定,表2 单位为を米,项目参数,公称周长<820 >820,同轴度公差厶《¢0. 025 《う0. 040,4.4 圆网闷头壁厚,应符合表3的规定,2,FZ/T 95019—2013,表3 单位为亳米,项目参数,公称周长<726 >726,壁厚>4.0 >4.5,4.5 卡口外圆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,为 Ra 3. 2、m,4.6 外观质G,表面无气孔、凹坑、夹渣和毛刺等质量缺陷,5试验方法,5. 1材料(4.1),按GB/T 1173的规定检测,5. 2卡口外圆直径ル公差(4. 2. 1)、银网安装外圆直径D2公差(4. 2. 3),用外径千分尺检测,5.3 卡口厚度し公差(4.2. 2),用游标卡尺检测,5.4 银网安装外圆直径Dユ对卡口外圆直径へ的同轴度公差(4.3),用千分表检测,5.5 圆网闷头壁厚(4.4),用超声波测厚仪或壁厚千分尺检测,5.6 卡口外圆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(4. 5),用表面粗糙度样板比对检验或用表面粗糙度仪测定,5.7 其余项目,感官检测,6检豎规则,6. 1型式检验,6. 1. 1产品在下列情况之一时,应进行型式检验:,a)新产品鉴定时;,b)生产过程中,如结构、材料、エ艺有较大改变,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;,c)正常生产时,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,应进行ー次周期性检验;,d)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;,e)第三方进行质量检验时,6. 1.2检验项目:见第4章,6.2 出厂检验,6 . 2. 1产品均应经生产企业检验部门检验合格,并附有合格证方能出厂,6 .2.2 检验项目:见 4.23.33.5,4.6.,6.3 抽样方法和判定规则,6.3 . 1按GB/T 2828. 1—2003的规定,采用正常检验ー次抽样方案,从正常检验开始,选用一般检验,水平I ,接收质量限AQし为!. 0. <-,6. 3.2样本经过检验,若不合格品数小于拒收数,则判定该样本符合标准的要求;反之,判定该样本不,FZ/T 95019—2013,符合标准的要求,6.3.3用户在安装调试过程中,发现有项目不符合本标准时,生产企业应会同用户共同处理,7标志,7.1 圆网闷头……
……